米脂:谷子喝上“营养水”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7-15 17:08

 
 

驻陕西米脂小米科技小院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在航天育种基地试验田播种(资料照片)。 
 

      7月4日,在米脂县印斗镇对岔村的高标准谷子种植基地,村党支部书记张怀卫查看谷子长势。他说:“今年大旱,原想着谷子没办法种了,没想到靠‘四位一体’集雨补灌系统、旱作集成技术,谷子长势还挺好。”

      这份欣喜,源自村里那座看似普通的陕西米脂小米科技小院。这里常驻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

      走进科技小院,一块LED大屏格外醒目。这是米脂数字农业综合管理系统界面,上面实时显示着示范基地的土壤墒情、气象变化、病虫害预警等多维数据,分别对应着谷子生长全过程的各项指标。

      米脂县构建“试验站+工程中心+科技小院+服务团”四位一体的产学研用平台,于2023年5月挂牌成立陕西米脂小米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成立后,在谷种选育方面积极作为,通过科技赋能,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机。”米脂县农业农村综合技术推广站站长任树岗说。

      今年,米脂谷子播种期干旱少雨,谷子种植遭遇困境。在全生物降解地膜、“四位一体”集雨补灌系统滴水出苗技术的综合运用下,经过七代改良的航天育种“米谷一号”的出苗率显著提升。

      在米脂县小米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航天育种试验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李瑞云正和团队成员记录“谷子EMS诱变突变体表型数据”。

      他的导师冯佰利形象地比喻:“我们就像一支驻扎在田间的医疗队,随时为作物把脉问诊。”

      在科技小院工作日志上,从播种到成熟,谷子生长全周期各阶段的起始时间和特征表现,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目前,以冯佰利为首的10人专家团队长期驻守田间,科研内容涵盖栽培、育种、加工、植保等多个领域。他们搭建的科研平台已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0项,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5000余人次。

      科技赋能不仅体现在种植上,还体现在农户增收的红利方面。陕西银波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冯亚波介绍,他们种植的航天育种“米谷一号”食味值和蛋白值更高。“米谷一号”上市后,公司和农户的收益都大幅提升。

      如今,米脂县已入选全省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2024年全县谷子种植面积15万亩,谷子总产值7.8亿元。


返回媒体报道首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打 印】【顶 部】【关 闭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朱婵

 

免责声明:
1.凡来源注明“米脂新闻网”的作品,其版权归米脂新闻网所有。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米脂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或图片外,其他文章或图片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