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912-6212255邮箱:1483081441@qq.com

治贫先治愚 扶贫必扶智

时间:2018-07-31

本报评论员

    脱贫攻坚越是深入,就越要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补齐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短板。相比物质上的贫困,我市在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精神短板”问题尤其不能忽视。比如,一些地方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现象,认为“扶贫是干部的事”;一些人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有的存在畏难情绪,出门嫌远、打工怕累、搬迁怕生、发展怕赔。

    今年,榆林脱贫攻坚任务繁重,要实现3个县摘帽、411个村退出、11.4万人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分别占全省总计划的13%、12%、11%。

    要完成这一目标,打赢这场硬仗,靠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靠的是广大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迎难而上、艰苦奋斗,靠的是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

    人的现实生活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如果长期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迟早要出问题。“精神短板”的存在,既有群众的原因,也有干部的原因,既有思想认识的因素,也有工作方法的因素。不少扶贫工作的任务分解、责任落实、考核评估主要侧重贫困群众收入水平等可量化的物质方面因素,参与扶贫工作的干部容易“重物轻人”,疏于俯下身子,设身处地地思考贫困群众的精神需求,在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激活内生动力上做得不够。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将“治愚”和“扶智”结合起来,不仅能让脱贫人口“站起来”,而且“走得远”,改变“底层上升通道受阻,一代穷世代穷”的局面,从根本上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发展教育。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彻底拔掉穷根的根本之策。通过教育扶贫全覆盖,很多贫困家庭的命运得以改变。然而,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还得依赖于常住群众,这就要求赋予“扶贫必扶智”新的内涵。我们一方面要下大力气移风易俗,提升农民文化内涵,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营造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倡导亲情孝道,抵制乱攀比等不文明现象。同时,还要加快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引导困难群众学技术、找门路,用自己的双手摘掉穷帽,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幸福不会从天降,小康社会等不来。扶贫路上,在加大物质帮扶力度的同时,我们更应从精神上进行帮扶,切实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打 印】【顶 部】【关 闭 来源:米脂新闻网   作者:

 

免责声明:
1.凡来源注明“米脂新闻网”的作品,其版权归米脂新闻网所有。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米脂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或图片外,其他文章或图片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技术支持:米脂婆姨网络公司 陕公网安备61082702000111号 陕ICP备12009129号-1 Email地址:1483081441@qq.com
本站所刊登的米脂电视台、米脂人民广播电台及米脂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米脂融媒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2001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7420071新闻热线:0912-6212255 地址:米脂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信箱:mizhixinwen@126.com
米脂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12-621225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mizhixinwen@126.com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