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西安9月14日电(记者孙广见 陆宇航)9月13日至15日,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第三届西部氢能博览会在陕西榆林联袂举办。本届大会以“高端能化 低碳发展 氢启未来”为主题,首次实现“双展联动”,旨在搭建集展览展示、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于一体的高端能化产业平台。会议期间,记者随团深入榆林多个氢能项目现场,实地探访氢能制取、储存与应用的产业化进程。
图:调研团参观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投资建设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关键技术项目
在榆林科创新城,记者看到了由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打造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关键技术项目。该项目聚焦电解水制氢核心部件规模化生产,经中试放大工艺验证,打通实验室小试到工业化量产的技术通道,为合作方稳定供应优质电极材料,有力支撑氢能装备产业链关键环节。同时,构建起涵盖双极板、电堆组装测试及膜电极产线的全链条技术体系,实现技术集成优化。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打造的电解槽测试平台获陕西省首个氢能领域CMA和CNAS双认证,填补了国内电解制氢领域电解槽第三方测试的空白,截至目前已经为多个合作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调研团随后走进榆横工业区,考察正在建设中的榆林零碳产业园氢能示范项目。据了解,这一由陕西氢能绿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9亿元建设的项目,将依托榆林丰富的光伏风电与矿井疏干水资源,集成多种电解水制氢技术,实现从“绿电”到“绿氢”的一体化应用。现场工地上,分析化验室、中心控制室等建筑已初具规模,预计年底前可产出合格氢气。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绿氢3000吨,年产值约7500万元,年减排二氧化碳约6万吨,成为国内多技术融合的绿氢规模化应用标杆。
同样位于榆横工业区的150吨/年氢化镁中试项目,则展现了氢储运环节的技术突破。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生产线采用全自动化设计,实现无人值守运行,涵盖氢化镁上料、合成与自动包装单元。相比传统高压气态储氢,氢化镁固态储氢具备高安全性与高密度优势,可在常温条件下运输,为氢能商业化应用提供重要保障。
在陕西氢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项目的生产车间内,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生产线已初步建成,涵盖电池车间、模组车间和总装车间。该项目拥有SOEC制氢、CO-SOEC共电解及SOFC热电联供三大技术,研制出SOEC、SOFC、CO-SOEC三类系统装备。项目预计年产能达20MW,将为绿色化工、传统火电固碳等领域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通过此次实地走访,记者深切感受到榆林在氢能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方面的扎实进展,多项示范项目正在从图纸走向现实,为区域能源结构转型与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