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雷武在美术创作中。郝彦丰 摄
奋斗,是米脂县残疾人画家张雷武人生画卷上最鲜明的底色。无论是自学绘画的艰辛历程,还是投身公益的慷慨付出,都闪耀着不屈不挠、勇于拼搏的奋斗光芒。
张雷武的人生,始于一个严酷的开端。1965年出生不久,小儿麻痹症便夺走了他自由奔跑的权利,下肢瘫痪注定了他的人生道路将充满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然而,身体的桎梏未能锁住他向往艺术、渴望飞翔的灵魂。
曾两次凭借实力考取西安美术学院,却均因身体残疾而最终未能入学,这无疑给张雷武带来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将挫折化为动力,点燃了更为炽热的自学之火。没有专业的指导,一本本廉价的“小人书”就成了他最初的启蒙老师。在昏暗的灯光下,在狭窄的居所里,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如饥似渴地临摹,一笔一画地揣摩,将生活的苦难与对美好的渴望,一点点转化为纸上的线条与色彩。
1988年,张雷武的作品《乡情》入选北京·延安八县艺术联展,这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从此,张雷武的艺术之路开始绽放异彩。 2002年,《飙》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书画艺术作品展览“特奥金质奖章”;2014年,《喜讯》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优秀奖。上百幅作品斩获殊荣,多幅佳作远赴海外展出,《相马图》《黄土魂》等作品传递着深厚的民族情感与生命力量。他的传略被载入数十部艺术典籍,实现了从默默无闻的自学者到被主流艺术界认可的画家的华丽蜕变。
以不屈之魂执笔,用丹青大爱写生。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并未让张雷武忘记来路,也未曾改变他回报社会的赤子之心。他常说:“疾病与贫困,磨炼了我自强不息的品质和拼搏向上的志气,绘画让我的生活和人生丰富多彩。”这份历经淬炼后的感恩,化为他热心公益、扶危济困的实际行动。
在米脂县城,人们经常能看到张雷武在志愿者的帮扶下走访困难家庭的身影。日前,他再次看望25岁的先天性脑瘫患者豆佳乐,了解她的身体和生活情况。这位曾深陷困境的残疾青年,一度因生活的重压失去勇气。在张雷武一次次登门探望、耐心开导,并捐赠了崭新的轮椅之后,她心中的希望之火被重新点燃。“张叔叔特别有爱心,他经常给我送慰问品,鼓励我要好好生活。我很感谢他,也要向他学习。”豆佳乐感激地说。
多年来,张雷武四处募集善款,更将自己珍爱的画作义卖所得,慷慨地用于资助残疾人、困难学生以及灾区群众。据统计,他累计捐资捐物超百万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大爱的真谛。他本人曾获得全国自强模范、榆林慈善奖等荣誉,并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21年和2022年,他相继担任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和第十七届陕西省运动会火炬手。
近年来,张雷武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米脂农民画”的传承与推广中。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该县涌现出众多农民画人才,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让这一非遗艺术再绽新光彩。更令人感动的是,张雷武还专门为残疾人和留守儿童开设美术公益培训,将艺术的种子播撒进更多稚嫩的心田,用画笔为他们描绘出人生的无限可能。
张雷武表示,米脂农民画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看到学员们通过培训,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展览中入选和获奖,他感到非常欣慰。他希望在创作的同时,能用自己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染更多的人,并尽己所能帮助残疾人及其他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