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912-6212255邮箱:1483081441@qq.com

米脂人物】艾亚春

时间:2025-09-23

640 (19).jpg

艾亚春(1906~1941)

艾亚春,又名艾丕华,1906年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东大街小巷则。因家境贫寒,他自幼便扛起生计重担,肩挑熟食担子穿梭在街巷叫卖,后来拜师学做油饼,衣衫褴褛,饥寒常伴其身。1921年,16岁的他怀揣着对命运的抗争与对家国的懵懂期许,只身南下绥德,投身杨虎城部所属高桂滋骑兵连,自此踏上了布满荆棘与硝烟的抗日铁血征途。

 

在军阀混战的乱世中,艾亚春虽然从最底层的列兵起步,但陕北汉子特有的坚韧与机敏,成了他军旅生涯的底色。他在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凭借战功与实干,一步步从伍长、班长晋升至排长。1930年,他凭借过人的毅力与天赋,以优异成绩考入黄埔军校第八期,在南京汤山炮校系统修习军事理论。

 

抗日战争的烽火燃起,艾亚春随陆军第84师奔赴山西战场,将青春与热血洒向抗倭前线。团城口的阵地前,他率部依托残垣与日寇死战;介休的街巷里,他身先士卒挥刃格斗,刀锋所及之处,是侵略者的溃败与亡魂。数次激战中,他多处负伤,伤口尚未愈合便再度冲锋,因作战勇猛、指挥果断,被晋升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七军第八十四师野战补充团团长。治军生涯中,他始终以身作则,军训时与士兵同练,军务上一丝不苟,军纪前铁面无私,将部队打造成了令日寇胆寒的精锐之师。

 

战时物资匮乏,军鞋短缺成了困扰部队的难题——士兵们的鞋子磨破后,行军时鲜血与泥污交织。艾亚春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四处筹措物料,牵头创办随军鞋厂,硬是让本部官兵每月都能领到一双崭新的军鞋。这一针一线纳成的“千层底”,不仅护住了士兵的双脚,更暖了全军的军心。1940年春节,其所部在垣曲休整,彼时战火已将这片土地摧残得满目疮痍,军民抗日士气低落。艾亚春巧思谋划,牵头组织起热闹的文娱活动:涑水河畔,陕北秧歌扭得红火,旱船、狮子、龙灯轮番登场,“黄河九曲阵”的灯火在夜色中连成星河,这场战火中的盛会,驱散了绝望阴霾,凝聚起了抗日的磅礴力量,一时传为军中佳话。

 

19414月,晋南中条山战役打响,第84师失利转移。艾亚春临危受命,指挥全团掩护主力撤退,完成任务后却陷入日军的重重包围。战斗惨烈到白热化,他临危不乱,亲率敢死队紧握大刀冲向敌阵。刀光与硝烟交织中,嘶吼声震彻山谷,经四小时血战,终于冲破日军第一道防线。41111时,部队在西山口突围的关键时刻,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艾亚春头部、前胸连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36岁。这位从米脂街巷走出的英雄,用生命践行了保家卫国的誓言。

 

同年秋,艾亚春的灵柩踏上归乡之路,运抵米脂。城关镇镇长郝登洲率民众在八仙洞迎灵,城内百姓自发沿街设香案,香烛袅袅中,是无尽的哀思。孔庙广场上,3000余人出席追悼大会,冯文彬、李鼎铭、马济川等各界代表敬献花圈,县长马继棠主祭,贺秉章宣读祭文,字字泣血。陕甘宁边区政府、绥德警备区敬献的挽联“抗日烈士永垂不朽”“万众同心,团结抗日”在风中猎猎作响,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亲为家属颁发烈士证书,并落实抚恤优待。

 

1947123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追授艾亚春为陆军少将;2015824日,他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从米脂街巷的卖饼少年到中条山的铁血团长,艾亚春用36年人生写就了一曲忠魂壮歌。黄土为证,江河为铭,他的精神如同陕北高原上的松柏,永远挺立在民族记忆深处。



打 印】【顶 部】【关 闭 来源:米脂史志公众号   作者:李琳

 

免责声明:
1.凡来源注明“米脂新闻网”的作品,其版权归米脂新闻网所有。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米脂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或图片外,其他文章或图片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技术支持:米脂婆姨网络公司 陕公网安备61082702000111号 陕ICP备12009129号-1 Email地址:1483081441@qq.com
本站所刊登的米脂电视台、米脂人民广播电台及米脂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米脂融媒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2001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7420071新闻热线:0912-6212255 地址:米脂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信箱:mizhixinwen@126.com
米脂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12-621225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mizhixinwen@126.com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