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912-6212255邮箱:1483081441@qq.com

【米脂人物】碧血长空铸忠魂——高锦纲

时间:2025-09-18

微信图片_2025-09-18_100504_171.jpg

1919年,高锦纲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银州街道东大街一户寻常人家。幼年入读米脂县立第一高小,1934年考入榆林职业中学,他不仅是同窗眼中“课本倒背如流”的优等生,更是心系家国的热血青年。彼时日寇铁蹄踏碎山河,国内抗日怒潮席卷四方,高锦纲挥毫写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笔力千钧,既贴于宿舍墙头,更镌刻进滚烫的骨血之中。

1938年,全面抗战烽火燃遍神州,高锦纲毅然投笔从戎,考入昆明中央航空学校。航校训练堪称炼狱:航空理论的艰深推演、体能极限的反复突破、驾机实操的生死考验,每一关都足以摧垮常人。他的手掌磨出层层厚茧,眼神却如淬火钢刀愈发锐利,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终将驾机技艺练就得炉火纯青。毕业后,他即刻投身抗战运输“空中生命线”,驾驶战机穿梭于崇山峻岭,为前线运送紧缺物资。

1939年6月,为锻造更强空战本领,高锦纲被派往美国威尔达尼航空学校专攻空战战术。1940年学成归国后,他当即被编入陈纳德将军指挥的第十四航空队(即“飞虎队”),驾驶B-16轰炸机,驰骋于昆明、桂林、肇庆上空,直面日寇展开空中厮杀。那些年里,他还多次驾机飞越险象环生的“驼峰航线”——这条横亘于喜马拉雅山脉的空中通道,云涛汹涌、气候恶劣,被称为“死亡航线”,他却凭着精湛技艺与无畏勇气,一次次将战略物资送抵前线。

面对家中频频寄来的催婚信,高锦纲总以“国难当头,有家何用”作答。在他心中,驱寇报国才是头等大事,个人婚事早已被一次次压下,直至搁置不提。1943年秋,一道九死一生的命令传来:飞越广东汕头海面,轰炸游弋于此的日军兵舰。彼时的汕头海域已被日军打造成“防空铁网”,高射炮群密布,稍有差池便会机毁人亡。高锦纲毫无惧色,率先请战,与战友们驾机编队升空。

战场上的高锦纲,向来是敢打敢冲的“急先锋”。1943年11月4日,他与中国空军第一大队第二中队中队长谭德鑫并肩出征:二人各驾一架B-25式轰炸机,由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第十一中队的一架B-25式轰炸机引导,经广东南雄、惠阳、汕头展开搜索飞行。在厦门海域,他们精准锁定目标,炸沉日本油轮、炮舰各1艘;转赴汕头机场时,又果断投弹,一举炸毁敌战斗机3架、轰炸机1架,而他的战机也被炮弹击中,拖着滚滚浓烟坠于广西岑溪。机舱内,24岁的高锦纲目光依旧如炬,紧握操纵杆的手从未松开——这位从黄土高原走出的青年,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抗击日寇的长空之上,烈士追赠中尉。

战后,高锦纲的遗骨被安葬于广西桂林抗日烈士公墓。七十余载岁月流转,这位以青春为翼、以热血为燃料的米脂儿郎,用生命写就的报国壮歌从未消散。他飞越驼峰的身影、轰炸敌舰的勇气、“精忠报国”的赤诚,始终激励着后人铭记那段山河泣血、壮士捐躯的不屈岁月。



打 印】【顶 部】【关 闭 来源:米脂史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
1.凡来源注明“米脂新闻网”的作品,其版权归米脂新闻网所有。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米脂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或图片外,其他文章或图片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技术支持:米脂婆姨网络公司 陕公网安备61082702000111号 陕ICP备12009129号-1 Email地址:1483081441@qq.com
本站所刊登的米脂电视台、米脂人民广播电台及米脂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米脂融媒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2001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7420071新闻热线:0912-6212255 地址:米脂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信箱:mizhixinwen@126.com
米脂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12-621225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mizhixinwen@126.com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