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绿海”锁黄沙

来源:群众新闻 作者: 时间:2024-06-05 10:49

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荒漠化防治是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在陕西,从漫天飞舞的黄沙到一望无际的绿荫,“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不断推进,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陕西现有沙化土地里,中度以上沙化土地占四分之一,是难啃的‘硬骨头’。”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站长张社朝告诉记者,经过70多年不懈努力,三秦儿女在千里风沙线上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陕西省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绿色奇迹,以陕北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地区。

今年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我国今年世界环境日的宣传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沙海中正在铺展的绿色,成为陕西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注脚。

神木市生态协会樟子松造林基地。 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供图

■ 因地制宜实施三大攻坚战

5月24日19时,白水县渭北地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现场,工人头戴树叶编成的防晒帽,正在加紧种树。一名工人告诉记者:“这个项目今年的造林任务是0.8万亩,我们得抓紧完成。”

除了工期,干旱是项目施工面临的重要挑战。

“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将困难立地应绿尽绿,通过调整人工林的结构和密度,提升森林质量。”白水县林业局生态修复股股长吕军告诉记者,“白水县属于半干旱地区,有些造林地块浇不了水。我们采用水瓶抗旱技术,即在每棵树苗根部放置4个底部扎有小眼的水瓶,可保证滴水15天左右。这一措施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浇水问题。”

不同地区,困难各不相同。陕西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在北部长城沿线及其附近地区,少量沙化土地分布在关中东部地区。地域的不同,意味着可利用水资源不同,其背后的生态问题也各不相同。

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功能定位,陕西省将68个县(市、区)划分为3个治理区,对应部署了三大战役。毛乌素沙地防沙治沙攻坚区实施沙化土地全面治理攻坚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攻坚区实施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攻坚战,关中生态经济协同推进区实施渭北旱塬植被恢复攻坚战。

三大战役,要“战”什么?沙化土地全面治理攻坚战,主攻的是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全面固定,要将全省仅剩的5.13万亩流动沙地和15.09万亩半固定沙地全部固定;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攻坚战,主攻的是减少、减轻荒漠化土地面积、程度,逐步遏制荒漠化蔓延势头;渭北旱塬植被恢复攻坚战,主攻的是困难立地植被恢复和矿山生态治理,将全面修复现有的45.3万亩退化林,将林草覆盖率提升3个百分点,使其达到22%以上。

今年,全省各地联合推动三大战役,加大力度、加快进度,高位推动造林任务。

榆林推行市级领导干部包抓林草建设重点项目工作机制,计划到今年底,全市4.77万亩流动沙地全部得到治理。延安积极谋划“三北”防护林工程六期项目10个,目前5个项目进入立项审批阶段;渭南加大工作力度,已完成2.06万亩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项目任务;铜川围绕渭北旱塬植被恢复,完成营造林5.5万亩,占全年计划的55%……

5月22日,在榆林市佳县朱家坬镇,工人在运送苗木。 记者 申东昕摄

■ 变不可能为可能

5月23日,记者站在神木市2024年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试点工程N24标段项目点远眺,只见黄河水蜿蜒流过,与岸边山峦上郁郁葱葱的树木相映成趣。近处,一些新栽植的树苗在风中摇曳生姿。

“流经这里的黄河,虽然雨季还是会变黄,但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很清澈。很多外地人第一次来时会问,这真的是黄河吗?怎么这么清!”神木市林草产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项目负责人任会军提起生态治理成果,自豪极了。

峭壁,黄沙,大风,干旱。这里地处“三北”防护林工程重要区域,山势陡峭,曾饱受风沙肆虐之害。在这里造林,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变不可能为可能,正是任会军他们在做的事情。

不远处,一批工人正在使用大型无人机向海拔600余米的山坡上运送树苗。在他们的密切配合下,卸车、吊苗、运苗,各项环节有序进行。

“黄河沿线山区石多土少、山体陡峭,以往十几个人运一趟苗木要半个多小时。特别难走的地方还要用吊绳把人和苗木吊下去。无人机上岗后,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完成运苗任务,还减少了对苗木的损伤、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任会军说。

面对干旱缺水的情况,他们在低洼处打井、在山顶挖建临时蓄水池,种植耐寒耐旱的侧柏、油松、丁香、连翘等乡土适生树种,并在岩石裸露的坡面种植爬山虎等藤本植物,增强保水能力。

“经过多年治理,目前,陕西荒漠化、沙化土地分别还有3975.29万亩、1834.92万亩。剩余造林绿化空间还有3070万亩,多为岩石裸露地、盐碱地等立地条件差的区域。陕北可用于造林的空间多为50亩以下的地块。”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工作人员杨博说,“各地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在困难立地采用坡面打扎、砌垒石坑等方法,克服山势陡峭、立地条件差等困难,生生‘凿’出一片片新绿。”

黄河离开神木市,一路流入延长县。“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坚持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在7万亩中幼林占比大的区域,落实封育措施,及时组织森林抚育;在3.8万亩老化退化林集中区域,加大补植补造和更新改造力度;在4万亩陡坡荒山等绿化地块分散区域,采用飞播造林种草技术,把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落到实处。”延长县林业局生态修复股股长杨改梅说,“对于立地条件差、土壤贫瘠地区,我们创新采用截干、覆土、覆膜、蘸泥浆、垒石坑、客土回填、栽植容器苗等办法,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近年来,延长县累计完成各类营造林22.81万亩,义务植树150万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达到72.74%。

■ 摸清“家底”精准造林

荒秃秃的黄河边,到底能种啥?

佳县为解决这个问题,实验了10多年。

“这些年,我们从甘肃、宁夏等地调运种苗,先后试种过近20种乔灌草植物。”佳县林业局副局长任小东表示,黄河沿岸冬季温度可以低至零下20摄氏度,干旱少水、土质疏松。之前试种的植物都适应不了这样的环境,成活率并不理想。

2018年,任小东跟着调研组在黄河沿线做种苗调查,无意中发现了零星分布在黄河岸边的野生黄刺玫。

“这很有可能是黄河流域的原生树种!”调研人员立刻找来专家鉴定。经过专家的鉴定及可行性研究后,2019年,佳县开始在沿黄一带大面积栽植黄刺玫。

“黄刺玫拥有精致的小叶,这些小叶能帮其保持水分。叶片上的叶刺能防止水分的蒸发。黄刺玫还非常耐低温,能在零下20摄氏度的环境中存活,是黄河岸边理想的树种。”任小东指着不远处的秃尾河流域生态治理二期项目现场告诉记者。记者看到,那里大片黄刺玫生长旺盛。

记者沿着黄河一路向南,来到吴堡县薛家塔村,数十名工人正忙着搬运黄栌。

“种植黄栌的主要目的是对黄河干流沿线进行绿化美化。”吴堡县副县长王娜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用更丰富、更适生的乔灌草植物对侧柏林进行补植。

“以前,这里只种了侧柏,林分结构不科学。我们引进10多种乔灌草树种对这里进行补植,不仅可以优化林分结构,还能使生态景观更加丰富。”王娜说。

“我省2024年春季营造林工作调度会上明确提出,要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优化乔灌草相结合的林分结构,合理选用绿化树种,审慎使用外来树种草种,确保乡土树种使用率不低于80%,切实提高成林率,持续提高森林生态功能。”杨博表示,各地积极响应落实,开启了一批提质增效项目,选用更适生的树种调整林分结构、提升森林质量。

不仅树种选择要精准,造林位置也要精准。

“在电脑上绘图后,直接在仪器上导入施工坐标,就能借助北斗卫星定位精准找到植树点。”5月23日,在窟野河神木市沙峁镇石角塔至李家塔段,施工人员杜峰带着测量仪和手持显示屏,在植树区用旗帜精准标出种树点。他告诉记者,用这套仪器,只需要把测量仪插进地里,即可实现准确定位,误差在5厘米之内。

“以前,这些工作需要3个人协作完成,树种在哪里全凭个人感觉。”杜峰说,“现在,卫星定位使种树更加精准、高效。我一个人一天能定位20亩左右。”

“近年来,我们摒弃了很多粗放的造林方式,用精准造林、科学养护的方式不断提升造林质量,为美丽中国添砖加瓦。”杨博说。(记者 申东昕)

脚踏实地 仰望天空

“脚踏实地、仰望天空。”这是张应龙用20多年总结出的治沙经验。

“治沙愚公”“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张应龙身上有很多头衔。但在他眼里,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治沙人”。

2003年,张应龙带着全部家当,投身毛乌素沙地的造林治沙工作。20多年过去了,他将300平方公里无人区的植被覆盖率从3%提升至65%。走在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微风吹过,樟子松林发出一片“簌簌”声。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荒芜的沙漠。

记者:您经常说治沙要“脚踏实地、仰望天空”,具体是指什么?

张应龙:所谓脚踏实地,就是要把脚下的土壤“吃透”。对土壤的pH值、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风蚀水蚀反应等要心中有数。只有深入了解土壤,治沙工作才能事半功倍。仰望天空,意味着要尊重自然规律。我们目前进行的荒漠化防治工作,目的是将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到未受人为干扰前的状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恢复后,我们就不应再进行干预。

记者:想要把脚下的土壤“吃透”,需要做些什么?

张应龙:地理、气候、植物、动物、微生物……这些年来,为了治沙,我不断学习各种知识。这些知识让我明白,种树不能只看树本身,还要了解土、关注风、保住水,这样植被才能自然恢复。

记者: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达到什么标准时,我们就不应再干预了?

张应龙:治沙造林与生态系统修复之间有着天壤之别。草原、森林变成荒漠用了1000多年的时间,我们用了70多年将荒漠治理成绿洲。目前,榆林的“绿”还很脆弱。当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时,就是我们放手的时候。

返回省市新闻首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打 印】【顶 部】【关 闭 来源:群众新闻 编辑:陈思兰

 

免责声明:
1.凡来源注明“米脂新闻网”的作品,其版权归米脂新闻网所有。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米脂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或图片外,其他文章或图片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