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路径,是把握我国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十五五”时期必须做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深入分析“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做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系统谋划。
当今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上升,国际经济贸易秩序遇到严峻挑战,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强调,“外部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要求“坚持做强国内大循环,加快形成强大国内经济循环体系,以国内循环的稳定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要深刻认识到,内部可循环、内需为主导,这是大国经济的特征和显著优势。《建议》突出做强国内大循环,从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作出明确部署。同时,《建议》提出拓展国际循环,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
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针对有效需求不足、国内大循环存在卡点堵点,《建议》从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等3个方面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建议》从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等3个方面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议》从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4个方面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